找到相关内容568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林葬----中古佛教灵尸葬研究之一(1)

    扩及俗人。本文第二首先探讨中古露尸葬的渊源,第三节讨论中国中古僧人的林葬,第四叙述三阶教和林葬的发展,第五节则就三阶教的僧俗墓群,做区域性深入的讨论,第六节则探讨林葬所涉及的一些问题  。  ...露尸葬更为流行,实行者也从僧人扩及俗人。  本文所讨论的仅限于露尸葬中的林葬部分,第二首先探讨中古露尸葬的渊源,第三节讨论中国中古僧人的林葬,第四叙述三阶教和林葬的发展,第五节则就三阶教的僧俗...

    刘淑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3248102.html
  • 台湾净土教法的发展

    背景暨佛教环境1  壹、日本佛教势力的萎缩1  贰、台湾斋教的发展产生困境1  参、大陆佛教的重建2  第二 光复后台湾佛教的发展2  第三节 研究动机与问题3  第四 研究方法、范围与前人研究成果...伍、结论67  第三节 智谕法师68  壹、生平事略68  贰、净土思想69  参、解行实践80  肆、内修外弘80  伍、结论85  第四 妙莲法师86  壹、生平事略87  贰、思想特质87  ...

    林美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40253926.html
  • 佛典语言的诠释学问题──以观诠教的建构

     二、二个诠释学问题 23  第三节、研究原则 29  一、方法与原则之辨 29  二、本文的研究原则 32  第四、研究范围与研究步骤 33  一、研究范围 33  二、研究步骤 35  第贰章、...功能说论教相为观行指南 84  第四、信仰是终极关怀的态度──论狄立希的“新教原则” 89  第五节、“语言是存有的开显”与“语言是存有的符应”二种语言观的分辨 95  一、语言是存有的符应 96 ...

    王兴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53755228.html
  • 从佛教徒的人格说起

    “诚”。至于其余的五种根本烦恼,十八种随烦恼都是属于正心范围之内的。若有人能于诚意之后进而避免这十八种过失,成全那十八种善行,便是拔除贪嗔痴,具足智、仁、勇了。那便是“善人”。  第四  修身  ...修行中得定,那才是真正圆顿的定呢。  第四  布施  佛教的修行,最要紧是要人看得开放得下。世人放不下的,第一便是自身,第二便是财物。假使有人肯将财物周济他人而不自己享受,即便是放下了。况且佛教徒是要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01357299.html
  • 瑜伽行派的尽所有性与如所有性

    3第二 研究范围与现代研究成果 6第三节 研究进路与方法 14第二章 《声闻地》的四种所缘境事 16第一节 所缘的定义与作用 16第二 四种所缘境事释义 21第三节 四种所缘境事的顺序 36第四...理修(智) 71二、《三无性论》的如量、如理 73三、如量智、如理智 75第四 瑜伽行派其它经论中的尽所有性、如所有性 78一、《深密解脱经》的所应修行者修行、修行至究竟处 78二、《宝性论》中的遍...

    刘慧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24359879.html
  • 《华严经》的菩提心思想

    三节 研究架构与研究方法 7  第四 参考文献之回顾11  第贰章 “菩提心”的历史考察15  第一节 从文字字义认识“菩提心”16  一、 菩提16  二、 菩提心19  第二 从佛教心识论认识“菩提心”22  一、 原始及部派时期的心识论概说23  二、 大乘时期的心识论概说26  第三节 原始及部派时期菩提心思想之概说31  第四 大乘时期菩提心思想之概说41  第参章 菩提心的发起与...

    邱湘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00561971.html
  • 当代台湾观音信仰的研究——以七个道场为例

    章节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1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问题 10  第二 观音信仰研究的文献与回顾 11  第三节 研究方法范围与预期研究结果 20  第四 论文架构 23  第二章 台湾观音信仰的...四大法派之一超峰寺 67  第三节 民间信仰圣地万华龙山寺 72  第四 台湾斋教的典型大溪斋明寺 78  第五节 道教色彩浓郁的桃园观音乡石观音甘泉寺 83  第六 一贯道圣地新店大香山慈音岩 ...

    刘蔡春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33462194.html
  • 生命历程作为宗教经验——一个禅修者的自我叙说探究

    第四 问题意识与研究目的16  壹、问题意识16  貮、研究目的17  第二章 研究方法18  第一节 研究方法的考虑?18  壹、方法论的抉择18  贰、叙事研究取向的探讨19  参、自我探究的合...三:前门拒狼?后门进虎61  壹、把自己变成战场61  贰、初学禅修的搅扰?65  参、困顿的秘密75  第四 故事四:离开?归返77  壹、以离开做为出口77  貮、离开带来的讯息81  第五节 ...

    蔡丽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5962520.html
  • 《阿含经》与《大般若经·第二会》里的无明观:从声闻乘到菩萨乘的衔接与超越

    大般若经》之相关研究 8  3. 关于声闻乘与菩萨乘间的衔接与超越之相关研究 9  第四 研究目标 11  第五节 章节安排 12  第二章 “无明”概说:从印度思想到佛教各经论 14  ... 27  2. 无明是引发生命相续的主要动力 30  第三节 无明于《阿含经》的意涵之二:无明是相对于明的一种智慧缺如状态 33  第四 从《阿含经》对无明状态的譬喻得知:声闻乘的首要之务在于...

    陈仕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20763634.html
  • 周叔迦:从佛教徒的人格说起

    “诚”。至于其余的五种根本烦恼,十八种随烦恼都是属于正心范围之内的。若有人能于诚意之后进而避免这十八种过失,成全那十八种善行,便是拔除贪嗔痴,具足智、仁、勇了。那便是“善人”。  第四  修身  ...修行中得定,那才是真正圆顿的定呢。  第四  布施  佛教的修行,最要紧是要人看得开放得下。世人放不下的,第一便是自身,第二便是财物。假使有人肯将财物周济他人而不自己享受,即便是放下了。况且佛教徒是要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03364540.html